蓝天观察08 对标经典,东旭蓝天生态环保在“美丽中国”建设中的“组合拳”(续四)

发布时间:2019-10-16

“棕地”的概念早在1980年美国《环境应对、赔偿和责任综合法》中就已经提出。1990年左右,棕地一词出现在英国规划法中。根据英国规划法,棕地是相对于绿地的一种规划上的术语。绿地一般指不能用于开发和建设的,覆盖有绿色植物的土地。棕地则是指曾经用于开发建造,但是又被遗弃的荒地,无论受污染与否。因此,棕地不仅包括旧工业区,还包括旧商业区、加油站、港口、码头,机场等工业化过程中所遗留下来,已经不再使用的设备、建筑、工厂或整个地区。

棕地修复项目起源于近代第一个工业化时期,西方各国在城市边缘建设了大量的工业区。1950年代开始,随着现代城市面积不断扩大,旧工业区逐渐被新建的各种街区所包围,欧美一些国家将这些工业区迁出城市,使得城市中心留下了大量的工业旧址。它们被闲置荒芜,缺少管理,成为了避之不及的不安全区域。这些负面影响给现代城市发展带来了巨大阻力,对人们提出新的挑战,导致了20世纪末各国开始的大量相关研究。

目前,我国已进入了转型发展的重要时期,城市内部将面临更多工业用地或废弃地再利用和再开发的难题。棕地污染治理、开发后的经济与社会价值挖掘以及开发中的美学景观学问题,是我们在棕地再开发利用项目中应重点予以关注的,由于上一期已有关于土壤修复的专题,本期中我们将重点探讨后两点问题。以下列举两个国内较为成功的棕地修复型项目。

一、棕地修复案例解析

世博后滩公园为上海世博园的核心绿地景观之一,位于“2010上海世博园”区之西端,占地18公顷。场地原为钢铁厂(浦东钢铁集团)和后滩船舶修理厂所在地。公园的设计目标是创造一个绿色世博,在上海世博会期间容纳大量游客,向游客展示绿色技术,让上海世博会给游客留下难以忘怀的记忆。世博会后,后滩公园也将作为公众公园而长驻。

上海是中国近代工业的发源地,见证了近代民族工业由无到有、由小到大的发展历程,场地内的工业遗存是文化传承的重要符号,而谈到文化传承,这些符号,不仅具有代表意义,更具现实意义,对一些废弃物品的回收和再利用,不仅是文化重现,更符合发展要求。因此关于工业的改造,设计者在自然江滩与都市田园的基础上,保留、再用和再生了原场地作为钢铁厂的记忆。最终在垃圾遍地、污染严重的原工业棕地上,建成了具有水体净化、雨洪调蓄、生物生产、生物多样性保育、和审美启智等综合生态服务功能的城市公园。

微信图片_20200611131331.jpg

微信图片_20200611131335.jpg

微信图片_20200611131338.jpg

微信图片_20200611131340.jpg

柳子河河滨公园项目分析

柳子河河滨公园位于烟台开发区柳子河南岸,周边区域原属城市边缘的城乡结合部,多为工业厂区和村庄。近年,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扩张,居住品质优良的高层住宅逐渐取代了原有的村庄、厂房,柳子河河滨公园便是为这个新兴的住宅区域打造的市民休闲公园。

公园在原有的工业的前提环境下,结合滨水景观及绿带公园打造城市绿肺及休闲空间。将公园规划结构定义为“一带”“六区”,分别打造自然生态的河道滨水景观带和六个定位明确、主题突出的城市公园分区。此外,结合河堤改造、水位控制、驳岸改造、水生植物种植等手段提升柳子河河流品质,使其面貌一新、水质清澈。

公园地块十分狭长,平均宽度仅65m,长度却达5.5km。不仅如此,德龙烟铁路由西向东贯穿始终,在河流与绿地之间形成了连续的桥下空间,更是加剧了公园进深不足的问题。设计摒弃了一般将铁路桥完全隔离保护起来的做法,把铁路桥下的绿地也一并纳入公园绿地系统中,运用一系列城市灰空间的景观处理手法,将昏暗的桥下空间打造成为绚丽多彩的市民活动场所。桥下空间的利用不仅解决了公园进深不足的问题,更有效的联通了公园与河滨,结合河岸更新、亲水平台、跨河人行桥等设施,使柳子河公园真正成为一座活力滨水公园。

微信图片_20200611131836.jpg

微信图片_20200611131839.jpg

微信图片_20200611131842.jpg

微信图片_20200611131845.jpg

微信图片_20200611131849.jpg

二、棕地修复类项目关键点,环境保护角度

需严格调研区域内受污染的土壤、水体,对场地环境、污染等进行评估,治理受污染区域使之达到再利用标准。

景观设计角度

有机的利用场地内现有元素,适当保留原始工业遗迹进行艺术化改造,使之成为区域的历史记忆、艺术装置甚至是地标。恢复周边植被,营造动植物栖息地。恢复原有水系并辅以湿地,对受污染水体及地下水进行置换、净化等。利用自然的力量,使区域恢复原有的生机活力。

文旅开发角度

目前主要有三种主流的环境修复与再开发利用模式,即以开敞空间开发为导向的持续性修复,以工业遗产为依托的生态型修复和以新型产业为主导的置换型修复。开敞空间开发为导向的持续性修复指通过绿地工程,将此污染地块规划设计为城市公园,改善环境美感,刺激周边经济的复苏。以工业遗产为依托的生态型修复指通过使用工地废料和再生材料,将场地改造为具有历史文脉的公共场所空间,创造性地解决可持续性发展的问题。可持续利用理念完美运用在后工业化遗产改造中,颠覆了人们对破旧社区的传统观念,激发当地旧工业场地的复兴。以新型产业为主导的置换型修复指原有工业园区改造为集创意、科研和学术办公于一体的高科技园区,并带动中小型企业发展,增加社区就业率,获得经济和社会双重效益。

美丽中国 蓝天足迹

东旭蓝天依托专业的环保技术与景观设计能力,在中国云贵川、山东、江西、湖南、河南、河北、广东、江西等多地“桃李芬芳”,创建样板工程,实现环保和景观的完美结合,结合当地污染状况、地质结构、资源禀赋、产业定位、区域发展等因素,统筹集约资源,充分发挥顶层设计优势,通过借鉴国内外经典设计理念,并结合不同区域的特色和发展预期,整合产业链资源,在全国打造“文旅康养综合体”和“景观园林生态系”,为政府提供“交钥匙精品工程”,得到各地政府的一致赞扬。